3D立体拍摄的素材同样是需要剪辑处理,对于这种LR双路视频的剪辑制作需要怎样的软件以及流程呢,我们这里简单了解一下立体剪辑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了解,3D立体影片的后期制作剪辑相对于2D视频来讲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秘,更不是动辄天价的剪辑费用;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与2D剪辑的区别,那就是“同步剪辑”与“实时校正”。
所谓同步剪辑,我们认为就是导入到剪辑软件中的LR双路视频能够实现同步的、一致的剪辑处理。就此概念来讲,可以说是任何软件都可以实现,比如:
将LR双路视频导入到视频剪辑软件中,L在1轨道,R在2轨道,将LR视频素材对位后即可进行剪辑,无非是双倍的工作量,因为对L进行的任何处理都要在R上进行重复的、一致的处理。
所谓同步校正就是把拍摄的LR视频素材进行匹配性校正,比如:
LR双路视频拍摄时候焦段不统一造成画面大小不一致,需要将L视频放大或缩小以符合R视频的画面大小;手工处理就是将L视频做缩放处理。
实际中出现的差异现象很多,远远没有介绍中的这么单一,更为复杂的综合差异现象很难通过手工进行校正,需要借助更为专业的软件进行重运算并生成新的标准图像。
上面介绍的就是3D立体视频剪辑的基本概念,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可能使用如此原始的方式,我们需要更为智能的方式来实现优质高效的剪辑工作。时下诸多的视频剪辑软件功能基本类似,只是在细节功能以及扩展插件方面有所不同,对于3D立体视频剪辑来讲,他们之间的优劣区别在于效率、直观两方面:
效率,是指剪辑的工作效率,包括软件的功能性、可操作性等;
直观,是指剪辑时对画面的实时立体效果显示要明确,并能够显示基本立体画面以外的附加信息(比如像差功能)。
我们所希望的这些功能只是其一,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软件自身;对于影视制作机构来讲,常用的AE、PR、FCP、Nuke、Edius等等这些剪辑、特效软件是最为常用的,不仅如此,这些常用软件之间的交互性更是我们剪辑与特效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点;反之相对另类的软件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正因如此,我们还是优先选用这些常用的软件。
无论是选用或者多用某些软件,对于3D立体拍摄素材的后期剪辑来讲,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多种立体显示功能。剪辑中需要实时进行立体效果的观察,那么就需要软件能够支持实时立体显示,请看图1中的软件各种立体显示功能:
2、在立体显示模式中,并列模式主要是用来观察素材,尤其是在进行调色等处理的时候能够直观的看出LR之间的差异,请看图2:
3、在立体剪辑软件中要有色彩匹配、同步校正的功能;尤其是采用了支架式立体拍摄方案的,LR两路素材的色彩多少是有差异的,所以这种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请看图3:
4、红蓝立体显示模式虽然不是3D立体终端播放的首选,但却是立体视频制作剪辑中最为实用的显示模式;请看图4:
5、软件要具备差异校正功能,能够对LR双路视频存在的差异进行完美的校正,比如水平不匹配、梯形失真、焦距不统一、内倾角差异等等;而这些校正功能是立体剪辑制作软件的核心;请看图5:
6、在显示模式中,要具备像差显示功能或者类似功能,其作用是方便我们识别出LR视频间的差异,这是进行校正处理的基本前提;请看图6:
上述这些是3D立体视频剪辑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功能(仅对于剪辑而言,不涉及到特效制作部分)。而这些功能的价值体现在同期校正处理中,这才是软件功能的核心。
这些常见的软件中,同步剪辑的实现可以说就是“套嵌剪辑”或者说是“序列套剪”;这对于使用FCP的来说非常熟悉,而现在的很多剪辑软件都有了类似的功能,就是多序列功能,把LR双路视频组成一个序列进行剪辑,这就实现了同步剪辑的要求,从而提高剪辑效率。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套嵌之前,需要手工将LR进行对位,也就是出入点要绝对一致;这里为什么还需要手工对位呢?
1、如果采用3D立体摄录一体机拍摄的素材,比如索尼TD300立体摄像机,那么这个LR素材是不需要进行对位的,LR双路视频永远是一致的。
2、如果采用支架式3D立体拍摄设备进行拍摄的,那么需要手工对位,找出素材的记录、结束点并对齐后进行后续剪辑。支架式拍摄是用的是两台摄影机,素材的记录与停止不会是丝毫不差的,即便是使用了帧同步系统以及时基同步系统外加主从机同步伺服线控,也同样需要手工指定;至于原因不多解释了,用过了就知道了。而如果没有帧同步系统的话就不要多想了,差不多剪辑一下算了,因为本身拍摄的素材就是废品。
同步校正是剪辑软件的核心,此项功能的实现是靠专用插件实现的,通过这些插件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需要。这里要注意的是同步、实时校正,也就是说在剪辑过程中对存在差异的视频素材进行实时处理,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依靠另外的软件单独处理,不需要多次的导入导出工作,这是效率提升的重点所在。如果没有这项功能,那就需要通过专用软件进行预处理或后处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