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范围内的重大活动,如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以及大型文艺演出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元素。
2014APEC文艺演出中主创团队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以地面LED屏幕、高清彩幕、纱幕投影等多重影像媒介与山水画卷的舞美环境自然融合,构建了一个美仑美奂、变幻无穷的演出空间。演出过程中,视频影像与灯光交相呼应,为每一个节目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环境。影像在视觉风格上力求将古典与现代融合,配合中西合璧的表演节目,更是相得益彰,体现出当代中国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
正文
2014APEC欢迎晚宴及文艺演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办,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建筑风格以“水分子”符号而闻名,与本次APEC主题“上善若水,同舟共济”相辅相成。然而水立方既给文艺演出的创作团队提供了靓丽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舞美方案几易其稿,以“水”作为主要元素的同时,在舞美布景和装饰上融入“山”元素,形成山水相依的景致和氛围,呈现出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青绿山水画卷。此次文艺晚会的舞台多媒体设计,精致细节与磅礴气势并重,符合国际性大型活动的高规格标准。多媒体视频与舞美、灯光、音乐以及演员的表演通力协作,相得益彰,将舞台效果发挥到极致,向中外来宾展示了当代中国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新能力。
晚会总导演丁伟、鱼果动画创意总监王之纲及其他工作人员正在讨论执行细节
本次APEC文艺演出多媒体设计经验总结如下:
一、多媒体与舞美天然融合
主舞台中心为直径18米的圆形LED地屏舞台,外围以边长25米的方形舞池共同构成主表演空间;主舞台以中国传统山水高远法布局的玉雕山体为视觉主体,山下设一水榭戏台,山后衬以55米X24米的高清LED彩幕和巨幅绢纱,主舞台两侧设四个可移动的亭榭和长廊,做演员上下场及演出构成之用。两侧看台也以巨幅绢纱遮蔽,其后藏有若干山片楼台,辅以灯光和投影的配合,流云翻涌,层峦叠嶂,亦真亦幻,整体效果既恢弘大气又轻盈通透。
此次演出的舞台视觉关键在于处理好纱幕、景观和LED之间的色彩和亮度关系,在舞美、灯光、多媒体三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为十个节目营造出完全不同、又恰如其分的视觉效果。这次演出中最大的亮点在于背景高清LED彩幕与绢纱的重叠使用。因为演出要全球同步直播,因此背景的亮度和色彩一定要保证,因此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和舞美设计易立明反复讨论,最好的选择就是LED彩幕。然而LED彩幕本身的材质如果直接暴露在观众眼前又会破坏青绿山水的整体感,于是决定在彩幕之前覆盖一层绘制山水的绢纱,经过多次材质的实验和论证,绢纱既能遮盖LED,又能在LED亮起时,不影响画面的效果,加上灯光的配合,纱的材质与LED的视频内容可以彼此转换呼应,创作出丰富的视觉变化效果。
二、多媒体与表演相得益彰
在本次文艺演出中,舞台多媒体根据节目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力求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十个节目总演出时长约六十分钟,节奏轻重缓急安排得当,视频影像与灯光也通过冷暖色调的进行相应的配合,呈现出动静相宜、酣畅淋漓的舞台视觉效果。以下通过几个节目来详细阐述多媒体与表演的配合与互动关系。
开场舞蹈《盛世牡丹》,该节目主要通过表现国花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国色天香,寓意光辉美好、朝气蓬勃的盛世气象,营造激情绚丽、明艳荣锦的艺术氛围。百余名华服少女手捧如意登场,三位领舞分别手持飘带、琵琶和手鼓共同表演飞天舞蹈。多媒体视频中,巧妙融入水的元素。唯美的夜空中,一朵朵水墨牡丹晕染出来,并相互叠映显现。水滴滴落,荡起的水纹恰巧同牡丹消失融合在一起,牡丹宛如水中倒影一般,而又如此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体现了“上善若水”的文化情怀。在牡丹盛开的过程中,舞动的华丽光线穿梭其中,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许多,而且光线作为一种现代设计元素,同中国传统的国画牡丹交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向上飘的牡丹花瓣寓意繁荣、蒸蒸日上的中外伙伴关系。伴随音乐逐渐进入高潮,相互叠映的牡丹渐渐构成一幅盛世牡丹的恢宏画卷。
《盛世牡丹》多媒体效果图
无伴奏合唱《青春舞曲》,400人的合唱歌声此起彼伏、生动欢快,传递着人类对青春的永恒追求。青春是靓丽多彩、充满活力的。因此,多媒体视频以缤纷的色彩为基调,用一种抽象的绘画风格来展现青春的风貌。配合 “太阳下山,明天依旧爬上来”这句歌词,多媒体展现了一幅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画面,灿烂的阳光渐渐铺满晨昏中的海面,画面由一种柔和的冷色调转为热烈的暖色调,颜色也愈加的丰富。一派生机勃勃、充满青春气息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舞蹈《鱼跃龙门步步高》,缤纷多彩的花瓣染满水池,盏盏灯笼闪亮在舞台上,明亮欢快的音乐中,100位手持鱼型彩灯的青年在灯影中表演着“鱼跃龙门”的欢快舞蹈,100位手持彩扇、香包的少女们行云流水般地舞动着手中的彩扇组成一条七彩的河流。鱼在彩扇中跃起,再现着“鱼跃龙门”的景象。随着音乐转向激昂,缤纷的丝绸从天而降,40位男青年鱼跃而出,在光影中穿梭、流动。
奔跑的男舞者和多彩的中国丝绸融为一体穿梭在水面,七彩的河流缤纷绚丽, 金色的鱼跃出水面, 形成“鱼跃龙门步步高”的壮观场面。
游弋的鱼群和跳跃的鲤鱼是贯穿整个多媒体视频的主题。暗金色的背景衬托出金色丝线勾勒出红色的祥云,整个背景颜色恢宏大气不失精致。立屏与地屏的鱼群相互呼应,随着音乐节奏游动,溅起金色的水花,优美的丝线随着鱼群的游动形成震撼的景色。音乐节奏把多媒体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鱼群随着音乐欢快的雀跃,游动,准备迎接金色锦鲤的到来。
第二部分音乐进入慢板,立屏背景从恢宏的金底红云转变成深邃的星夜。此时引入中国书法元素,流星一样的笔触划过星空。与此同时,金色的锦鲤游入地屏,与立屏幕呼应。锦鲤优雅的伴着节奏游动,并划出中国书法笔触。
第三部分音乐回到欢快的节奏,背景也回到金色色调。鲤鱼在地屏蓄力前游,仿佛要冲出来一样。在音节最高潮的四个节点越于立屏,一下比一下跳的更高,伴着金色的丝线和水花营造出鱼跃龙门的景象。在音乐的最后一段,随着越来越欢快的节奏,鱼群形成一道壮观的拱门,最后金色锦鲤再次冲出水面,越于龙门。
《鱼跃龙门步步高》多媒体效果图
《鱼跃龙门步步高》地屏多媒体效果图
《鱼跃龙门步步高》多媒体分镜头脚本
《天宇流芳》该节目将中国竹文化与西方芭蕾相结合,通过芭蕾少女在竹林中轻盈舞蹈、快乐嬉戏的场景,使西方芭蕾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味道。同时,箫、笛、阮、琴与西方弦乐四重奏乐器相互对话、和谐交融,营造出竹影月夜的曼妙意境。多媒体设计师制作了国画风格的竹林,随风轻轻摇曳。再配上舞台上的亭子,清新高雅。如同国画技巧里的“留白”,用简单的元素构成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展现了中国深邃绝美的古典文化内涵。有时候,简单反而更有效果,意境重于实景,过于繁复反而画蛇添足。
《天宇流芳》多媒体效果图
《天宇流芳》地屏多媒体效果图
鼓乐《云端齐鼓》,这个节目的多媒体创意过程是最漫长的,随着节目的不断调整变化而不断修改。在初期的排练中,节目以秦腔、鼓乐和旌旗为主要元素,阳刚有余,喜庆不足,后精简为以“鼓”为节目的核心元素。舞台视觉的主题转变为表现陕北人民丰收鼓舞的欢乐景象。在该节目的多媒体视频的设计中,配合舞台上身着陕北民俗服饰的舞蹈演员表演,在背景LED和两侧投影上呈现丰收的梯田一层层升起壮丽景象,远处的山峦和舞台地面使用陕北民间剪纸风格,更加突出地域的独特风格。同时在视觉上突出“鼓”的视觉外化,配合打击乐演奏家强烈的肢体语言和鼓点节奏,在重音时呈现音波扩散的元素,并且音波线条中同样存在直线与弧线的粗细变化。在节目的最后,舞蹈演员挥舞着红色的丝绸欢庆丰收,背景多媒体的梯田一层层的下降,出现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随风摆动,红色的丝绸飘带在空中飞舞,将喜庆的气氛推到最高潮。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在现场考察了山体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在几个摄像机转播位和观众席位拍照参考,经过多次调整和实验确定了麦田及远山地平线的高度,既保证了麦田画面的完整性,也保证了合理的透视效果。
《云端齐鼓》多媒体效果图
男女声二重唱《今夜无人入睡》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舞台氛围。在创意和制作过程中多媒体设计团队一共创作过两个版本的视频内容。第一个版本是夜晚中连绵起伏的山脉,云雾在山间涌动,营造出一副夜晚宁静安详的气氛。而最终现场使用的第二个版本是利用两侧和舞台中区的投影纱幕,配合灯光柔和的蓝紫色,呈现出一副清新典雅的带有中国工笔绘画风格的荷塘月色,荷叶和花朵微微摇动,同时象征水波的光影缓缓荡漾,闪耀着微光的萤火虫在自由飞舞。这个多媒体的设计中,我们尽量避免过多的变化,而是将此画面的意境与细节做足,让观众沉浸于这场中西合璧的视听盛宴之中。
《今夜无人入眠》多媒体效果图
戏曲集锦《姹紫嫣红梨园春》将中国戏曲中绝活的博大精深及斑斓绚丽集中展示在舞台上,按照音乐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开场使用深蓝色的星空做背景,为昆曲的气氛做铺垫,前景使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柳树做点缀,柳枝在轻风吹拂下摆动,让人感到静谧而婉约。随着音乐的演进,背景逐渐变为中国国画中常用的写意山水画作,隐隐约约的抽象大山在画面上缓慢平移,前景则使用中国油纸伞元素营造出浪漫的氛围。配合舞美设计中舞台中央的大山布景,所有油纸伞由山后逐渐旋转着飘向舞台两侧,伞面上中国传统水墨以及青花花纹渐渐晕染开来,随着伞元素逐渐占满屏幕,音乐也走向第一个高潮。
《姹紫嫣红梨园春》多媒体效果图
随着音乐一个急转,节奏进入快板,演出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戏曲演员一一等登台,展现了武生武旦绝活、髯子功、川剧变脸等比较激烈的表演动作。而多媒体的表现上则选择使用画面比较稳定的表现方式进行衬托,在原有的蓝色写意山水背景上渐渐的画出高对比的红色水墨线条,给人以视觉冲击,线条走过之后,线条上方晕染出淡淡的远山,营造出苍茫大地的感觉,符合戏曲抽象写意的美学特征。
《姹紫嫣红梨园春》多媒体效果图
在第三个阶段,音乐变得特别柔美,舞台上由男性靠旗变为女性水袖,多媒体在这一阶段整体色调由蓝色变为橙红色,并使用扇子元素辅以梨花来表现女性的柔美,扇子由舞台中部大山向外分布开来,透明度根据远近而变化呈现出扇子的层次感,配合音乐扇子由内向外逐渐打开,到达音乐高潮时,所有扇子全部打开,同时右上角绘制了一棵仿造中国传统工笔画绘制的梨树,梨花微微摆动并伴随花瓣飘落,整个画面给人以柔美的感觉。
《姹紫嫣红梨园春》地屏多媒体效果图
到了节目的收官阶段,多媒体视频依旧选择以红色调为基础,只是相较于上一个阶段更加浓郁变化,在整体色调为红色的基础上在局部加入了少许紫色,使得整个颜色更加具有层次感,视觉元素加入旋转盛开的桃花配合空竹杂技演员动作上的高速旋转,节目在精彩表演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姹紫嫣红梨园春》多媒体分镜头脚本
三、多媒体技术与创意完美结合
本场文艺演出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以地面LED屏幕、高清彩幕、纱幕投影等多重影像媒介与山水画卷的舞美环境自然融合,构建了一个美仑美奂、变幻无穷的演出空间。此次演出共使用LED高清彩幕和地屏分别达到了1200和500平米;Christie 22K-J高清投影机24台, Christie HD35K高清投影机8台,松下16K高清投影机32台,分别对舞台中心大幕、两侧绢纱幕和山体进行投影,经过多层精细叠加和融合技术的处理,既保证了投影亮度,也达到非常好的清晰度。虽然由于最后演出节目的调整,山体投影效果没有最终呈现给广大观众稍许遗憾,但是LED和纱幕影像经过亮度匹配,无论在现场效果还是电视直播画面中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层次感是这次舞台视觉的终极追求,因此影像与影像之间、影像与景观之间的层次都通过视频内容的构图、明暗、色调来调整,以达到“亦幻亦真”的中国画审美的人文意境。
此次演出中无论是LED还是投影视频的分辨率都达到了4K,这对于制作和修改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进入演出合成彩排阶段,几乎视频内容每天都会修改,因此在制作流程上,项目管理者和制作人员一起改进流程,优化工程文件,运用海量渲染农场进行渲染合成,最终达到了电影级的高质量画面标准。
结语
整场演出在“上善若水,同舟共济”的APEC活动主旨下力求中西合璧,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和文化魅力。多媒体影像配合各种艺术表演形式,通过现代手法进行创新演绎青花、竹林、牡丹等一系列中国文化符号,使现场的中外嘉宾和广大电视观众既能感受悠久的中华文化意韵又能感受当代中国的盎然生机与蓬勃活力。本次演出经过主创团队和各演出单位的通力配合,体现出中国文化自信包容的开放胸怀和吸融吐纳的创新精神,同时蕴含多样文化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深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