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讲述了在反色彩的世界中,一个年轻画家莫名沾染了色彩病毒。尽管他极力掩饰自己的“病情”,但是还是无法抵挡“病情”的恶化和“病毒”的蔓延……
记者:为什么想要做这样的故事?
许令芊:这个嘛,其实我们从大二期末开始构思,本来想迅速的定下故事迅速的开始设计和中期,但是结果是基本到大三上学期快结束总体的设计才完成,作为第一次做片子这个真是意料之外的问题呢。
一开始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够牛逼,于是不断的换想法,搞得大家都很累,现在想想根本也没必要纠结这些,做动画应该是更单纯的事情。
不过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在确定创意的泥潭里跌了太久,所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突破爆发和改变的愿望吧,于是有了现在这个故事剧本的原型,当然跟现在呈现出来的还是有一些差距,因为总想努力的把学到的东西尽数表现出来,还有就是平衡六个人的想法的问题,想尽量能保持创作热情。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E4MDI2MjUy/v.swf[/flash]
为什么把传播色彩的任务交予小鸟呢?(鸟儿比人类勇敢是吗?)
与其说鸟儿比人类勇敢,倒不如说更加单纯。这也是主人公开始心态的一个转折点,他像这个城市的其他人一样对“色彩”这种未知的事物充满了不解、恐惧,甚至是排异感。但是鸟儿却不是。即使是主人公身染“怪病”鸟儿还是乐于表现出亲昵,主人公在“患病”后无助并且被这个世界孤立甚至排斥着,所以说他在鸟儿亲近的这一瞬间几乎是可以说是被救赎了。
所以鸟儿颜色的变化格外的快,这一方面也反映了主人公的情绪,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主人公也在这中色彩变化中感受到了以前没有体会过的美,他在内心开始有些接受“色彩”。只是这时候他的秘密被园丁发现了。
人物设定
镜头分级进度
影片前段几乎是黑白的,但总是有强烈的光源出现在画面中,这个设计有什么含义在吗?
那是当然的。我们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决定把主人公的家弄成一个深井,只有唯一的窗户射入的唯一的来自外界光,这种感觉就像监狱一样,然而并不是没有希望,这也暗示主人公是渴望那束光的。随着故事的发展,明暗的对比几乎是越来越强烈。俗话说光越强的地方影越暗,这其实是主人公跟城市的较量,冲突在逐步升级。
这个创作有在向哪部经典作品致敬吗?好像看到很多经典的影子……
一开始有人说很像《paper man》,但其实两边根本一点儿也不一样。只是在色彩时代选用黑白的表现手法这点看起来有些像,但完全是出于不同的目的。而且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大家都还不知道《paper man》。
至于其他经典的影子,我想是因为我们在大学期间不断地学习观摩各种作品的原因吧,你应该会发现虽然似乎觉得有很多经典作品的影子但也说不上来具体是那个。其实我们自己也说不上来,大概因为那并不是唯一的。只要是能够有助于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的,都尽量的搜刮大脑去应用,这个短片的确是一个学习汇报。不过城市设计方面是明确参考了极简主义的建筑风格。
创作遇到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最大的困难我想有二。
第一是人员上的,就是组员之间想法的磨合。大家都是有想法有表达欲的人,怎样能平衡所有人的想法并找到共同的目标并热情不减的为之奋斗是头等大事,这也是为什么剧本初期想法换了又换。要知道做片子是很辛苦的,我们还为谁来负责加动画的问题上打掐过架。虽然当时是很纠结的一件事,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还是想笑吧。
第二就是讲故事上的,我们一直苦于最后的高潮如何能够爆发出来,看过的人我想还是能够感到高潮部分不太给力的。
我们首先提出用大树冲破房顶这一点来体现这种爆发,然后就是画家的画中之物随着颜色的蔓延变成真的,各种各样丰富绚烂的生物随着树的生长充斥着主人公的整个房间,最终随着房顶被树冲破倾泻而出,一开始这个场面是很壮观的(至少在我们脑内是的)。不得不说由于能力的限制还有时间的限制,没能很好地实现出来,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工程截图和工作场景
你认为从上大学到现在的专业课程中,最有价值的是?
没有最有价值只有更有价值,我想俗气的这么说。因为越学习越创作越能感受到这条路的深远和魅力。如果说有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爱!
你们在学校课程之外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是?
大家其实脑袋里没有刻意的像是小学生报奥数班一样的在课余时间学习。不如说因为怀着这样的梦想所以眼中所有皆与此有关。因为想法从脑内到成为画面是一个表达感受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不论硬性的学习了什么技能和方法最重要的还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什么,不然技术和方法也不能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