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程首页 > 影视后期 > 影视特效与合成大师班 >《星际迷航》是如何见证并改变了电影视觉特效史?

《星际迷航》是如何见证并改变了电影视觉特效史?

发布时间:2018-11-17 19:57:24

《星际迷航(Star Trek)》系列的第十三部,重启版的第三部《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7月22日首先在美国上映。今年又正好是《星际迷航》系列问世五十周年,它不但是星际探险题材类影视的里程碑,也同样是一个见证了电影工业视觉效果技术进化的传奇。

《星际迷航:原初》电视剧的最早的演员们。五十年来,《星际迷航》系列的基本设计元素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模型和视觉把戏的年代

Howard Anderson公司制作的第一个“进取号”模型

1966年《星际迷航》电视剧系列第一次播出开始,它们的视觉技术团队一直在利用那个时代最合适的视觉效果特技来拍摄这个设定在23世纪的故事。从最早的微缩模型、早期的电脑特技效果和利用“接景”技术来制造科幻的视觉效果。

“接景”技术就是在摄像机前面的玻璃上绘制背景来制作出早期无法建构的场景,最出名的尝试就是在《星球大战》系列里面的应用了,这是很多早期视觉特效的必备。

1927年创立的视觉效果特技公司Howard Anderson是第一家给星际迷航提供服务的视觉效果特技公司,他们在特效工作室里制作了“进取号(USS Enterprise)”的模型。实际上,Howard Anderson一共制作了两架不同尺寸的“进取号”模型,只是在拍摄的时候根据画满星星和行星的图板来进行视觉效果的切换。

早期《星际迷航》中的“瞬间传送”的特效

Howard Anderson公司另一个很重要的视觉效果技术的贡献就是为《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剧和电影开创了“瞬间传送”的特效,也就是电影里那个可以在将船员从船舱里瞬间传输到另一艘飞船或者是行星上的视觉效果。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里面,这个来自未来的超先进技术的视觉效果其实就是利用简单的铝粉和传统的光学组合把戏。

仔细看就可以发现瞬间传送的特效过程中,人物的形象是静止的

这个看似酷炫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需要被传送的人先在固定的位置被拍摄,接下来他走出镜头让摄影机拍摄一个空的场景。接下来就需要一个“遮盖物”,基本上就是被传送的人的轮廓剪影,之后将“遮盖物”和空的场景的片段结合。当然,传送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个华丽的特效,这就需要用上那些铝粉了。铝粉的作用就是在一个纯黑的背景前被洒下,然后用强光照射这些落下的铝粉产生出一种“晶晶亮”,类似碎片化分解的视觉效果。

虽然和21世纪成熟的CG技术(Computer Graphics电脑图形技术)制造出来效果比《原初》系列的视觉特效真的过于简陋,但是要考虑到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的技术已经不容易了。

当这些都准备好了,就将原片和遮盖部分联合起来,这样看起来就像底片上出现了一个人形的洞,然后将铝粉闪光的效果镜头放在这个人形轮廓上,然后只要将人形轮廓里面的部分淡出或添加就可以完成神奇的空间传送效果了。视觉效果师们用这些简单的20世纪的视觉把戏做出一个23世纪的超先进科技的样子了。

结缘皮克斯工作室

在早期的《星际迷航》电影里,他们有这一段引以为傲的数码视觉效果镜头,就是在《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里面的无人行星“地球化”的镜头,也就是“创世装置(Genesis Demo) ”的效果展示。这一段1分钟左右的特效片段成为了电影工业史上最早使用数码影像特效的电影。

这就是《星际迷航:可汗怒吼》里面的“创世装置”发射的片段,这是一个完全用电脑特效制成的片段,在80年代初期的电影业中算得上是先行者了。

这一段画面是由1979年从卢卡斯影业(Lucasfilm)中分离出来的电脑动画事业部制作完成的,这个工作室就是乔治·卢卡斯,也就是《星球大战》电影系列之父在拍摄过程中研究探索电脑图像特效的技术部门。这个部门与卢卡斯影业的工业光魔(Light & Magic)公司一起工作,在后来,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部门就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皮克斯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

也就是说,《可汗怒吼》里面的创世片段是电影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使用早期CG技术的电影。这是一个视觉特效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在《可汗怒吼》之前,没有一部电影完全利用CG技术来制作一个完整的电影片段,而且在技术难度上也没有如此之高的(那可是在1982年啊!)。即使在80年代初,这样类似的镜头还是在利用微缩模型和接景技术来完成。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n031641q8ko&auto=0[/flash]
《星际迷航:可汗怒吼》里面出现的这一个“创世装置”的片段

一共67秒的“创世装置”演示的片段展示装置击中一个无人居住的鲸鱼座alpha-VI行星,并且展示了击中之后的产生的冲击波和“地球化”的过程,最后展示了一个转换之后的地球地貌的镜头。这个片段是由一台巨大的32位VAX计算机制作的,片段中有些帧数在现在可能只需要5分钟就能渲染好,在当时可能需要五个小时去渲染。

卢卡斯影业电脑动画部门当时的负责制作这个片段的工作人员Alvy Ray Smith如此评价道:“这67秒的片段是第一次成功使用的CG技术效果的动作画面。”

录像带时代的技术革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多数电视剧还都是用胶片拍摄的,那个时候的效果还都是用微缩模型制作的,光学合成也是同样在使用。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视觉效果特技已经变得成熟很多了

然而,1987年播出的《星际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改变了当时的现状。《下一代》虽然仍然是在胶片上拍摄的,但是影像在后期会被转移到录像带上。转移到了录像带的视频给视觉效果的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那就是速度!录像带的播放速度的改变,可以制作出胶片时代难以做出的视觉特效。在《下一代》前三季,每一集都有60到70个视效镜头,在那个年代而言,这是很巨大的工作量。在这之上,《星际迷航:深空九号(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也同样进入了片产,所以当时整个团队的视效工作量尤其之大。

橙色幕布的使用,是《下一代》视觉效果技术的重大关键点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下一代》的所有视效都是用视频系统完成的。事实上,飞船模型照旧还是要造出来拍摄。但是,《下一代》推进了运动控制拍摄的技术。比如,他们会把紫外线黑光打在荧光橙色幕布(而不是蓝色),从而让飞船看上去没有那么光泽。之前,人们会用黑色泡沫板作背景,白色的船身,但是这一直都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泡沫板本身会把光反射到飞船身上。到了后来,《下一代》和《深空九号》的团队完全采用了CG版本的飞船,去替代微缩模型。另外一个关键性的发展就是在《下一代》上的数字磁盘记录器的采用。这个进展让团队特效可以不停叠加层,而不用担心画质的退化。

《下一代》里面的飞船的视觉效果已经相对成熟了

标志性的镜头炫光


《星际迷航》系列还有一个标志:镜头炫光。电影大量使用炫光也不是没有目的的,他一直都想告诉大家,现实生活中的光和相机也是这样的。炫光有时候看去很真实,也是因为很多炫光镜头是实景拍摄的。这些炫光又是有不同的失真镜头“挤”出来的。

当然,很多星际迷航的场景是没有办法用真实场景拍摄的,他们都是工业光魔公司的数字产品。但是,这些炫光也都是经过研究真实的场景而制作出来的。甚至为此,他们还创造了一个叫做SunSpot的工具来达到效果。

曲线飞行(Warp Drive),或称曲线跳跃(Warp Speed),是科幻电影中假想出来的超光速的推进系统,也是《星际迷航》系列电影里最为炫目的视觉特效之一。

虽然炫光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视效,但是在星际迷航中,这些炫光给予了影片一个很唯一的观感:自发性和强烈性,让影片有一种纪录片的感觉,也更加有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抽象质感。

今年最新上映的《星际迷航:超越星辰》里面最大的视觉效果提升就是曲线飞行的特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果说有一个和星际迷航一起成长的视效的话,那么就是“曲线飞行”。在最新的《星际迷航:超越星辰》之中,《曲线飞行》进化到了一种更加展示科学性的样子。所以,和以往的电影一样,9月2日在大陆上映的《星际迷航:超越星辰》仍然让观众能够看到一个之前已经看到过的现象。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观感和体验都会得到质的提升。不要忘了,2017年一月,星际迷航新的电视剧集又要播出了。

(本文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优仕生活TheGoodLife,译者:OT仔。)
学员作品赏析
  • 2101期学员李思庭作品

    2101期学员李思庭作品

  • 2104期学员林雪茹作品

    2104期学员林雪茹作品

  • 2107期学员赵凌作品

    2107期学员赵凌作品

  • 2107期学员赵燃作品

    2107期学员赵燃作品

  • 2106期学员徐正浩作品

    2106期学员徐正浩作品

  • 2106期学员弓莉作品

    2106期学员弓莉作品

  • 2105期学员白羽新作品

    2105期学员白羽新作品

  • 2107期学员王佳蕊作品

    2107期学员王佳蕊作品

专业问题咨询

你担心的问题,火星帮你解答

微信扫码在线答疑

扫码领福利1V1在线答疑

点击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马上领取免费课程资源

1.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

2. 添加老师微信,马上领取免费课程资源

×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