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观看的90%的类型片,其分类方式、剧作方式都是好莱坞对电影的一大贡献,而好莱坞对电影的贡献远不止这些。
好莱坞对电影最大的贡献还是技术方面的。片场制、类型片、特效、拍摄手法、运镜、调度等等在电影实践中的革新,我们都有目共睹。
今天我们来看电影大师经常使用的7种标志性的电影技术。电影大师们对电影制作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我们所理解的范围,这一种既成为商标又具影响力的风格和技术方法让电影后辈竞相“致敬”。
黑泽明的电影叙事影响了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导演)。罗伯特·奥特曼(1925-02 - 2006-11,曾用粗犷的反传统手法导演了揶揄美国人现状的《陆军野战医院》,执导《大玩家》、《高斯福德庄园》)的漫画人物草图启发了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然而,每个被称为大神的导演都能够创造出一些全新的东西。
1、Dolly Zoom推轨变焦镜头
「Dolly Zoom」这个有趣的镜头运用技巧,正因为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电影中运用,也被称为「Hitchcock zoom」或 「Vertigo effect」、「The Trombone Shot」,在香港则被称作Zoom in track out。
《好家伙》
这是单纯由镜头运动和变焦带来的效果,并不是特效。这是来自Alfred Hitchcock (希区柯克) 1958年的作品 《Vertigo》(迷魂记),这技巧名叫「Dolly Zoom」。中文可以叫推轨变焦或者移动变焦,或滑动变焦。
以下还有一个很特别的Gif,很清楚地运用这个技巧,同时也表达出在主体相同大小,以不同焦段拍摄下,会出现甚么不同。
推轨变焦镜头最经典的运用,就是强调人物发现某件事情不对劲的瞬间,从导演迪杰卡罗素的电影《机动杀人》(2004年)中就能看到这样的示范。
迪杰卡罗素的《机动杀人》(2004年),该片运用了最常见的推轨变焦:FBI心理分析员(安洁莉娜裘莉饰)协助侦办一桩连续杀人案,但她突然发现与自己越走越近的目击者竟然就是凶手。
另外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Jaw)
2、The Low Angle Trunk Shot低角度仰拍
在拍摄仰拍镜头时,最好运用更大角度的广角镜头。通过这样的仰拍,跟观众传达了一种紧张感和对角色痛苦心情感同身受的代入感。很多常规的电影拍摄多会采用中景拍摄,而仰拍拍则多会采用更加宽广的拍摄角度。
昆汀的许多电影中,都使用了此类镜头。
《落水狗》
影片《落水狗》里白先生、粉先生、金先生共同打开了汽车的后备箱,自此,低角度镜头开始频繁出现于塔伦蒂诺的电影中。此同类镜头也见于他的《无耻混蛋》,其实这里面算是一个第一人称视觉。
《无耻混蛋》
3、Dutch Angle斜角镜头
《十二猴子》
上面这种镜头叫—— Dutch Angle(斜角镜头)。斜角镜头,其他别称有:Dutch Tilt、oblique angle、German angle,意为“德国式镜头”(中文常误译为“荷兰式”),这称呼源于30、40年代的德国电影,因当时大量运用斜角镜头而成为术语。
通常使用这种镜头的画面场景黑暗,倾斜的角度可以强调画面的疯狂和不安感,所以诞生了这样一种拍摄手法。这种角度会让画面失去平衡感,通常在表现暴力、惊险、醉酒等情境,也能在表达癫狂、丧失方向感、药物对精神的影响或气氛改变时采用。
追寻它的艺术渊源,是与德国表现主义(German Expressionism)有关。
《公民凯恩》
斜角镜头就经常被使用在黑色电影当中。在当代的电影人中,蒂姆·波顿(Tim Burton,执导《剪刀手爱德华》、《蝙蝠侠》、《大鱼》、《理发师陶德》);特里·吉列姆(Terry Gilliam,执导《妙想天开》、《12只猴子》、《格林兄弟》);山姆·雷米(Sam Raimi,执导《蜘蛛侠2》、《蜘蛛侠3》),也经常使用这种镜头。
《朗姆酒日记》
《愤怒的公牛》
《碟中谍》
4、The Close-up Montage近景蒙太奇
《爱乐之城》中也有一段近景蒙太奇,里面展现的夜色中的霓虹灯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一系列物品的近景蒙太奇,来表现女主角的夜生活。
《爱乐之城》
《纽约,纽约》
许多老电影在表现舞林酒池、声色犬马的场面时,也喜欢用这种霓虹灯的色彩与角色的行为进行叠化,这是一种惯用手法,老马的《纽约,纽约》里也有这种镜头。
以及《偷抢拐骗》里的快速近景蒙太奇。下面是开头,但是剧中也有一段是展示他们地点的转移,直接几个近景(的士、门锁、开门的近景)表现他们的移动。
[flash]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n0338dqft5p&auto=0[/flash]
《偷抢拐骗》
5、Whip Pan快速摇摄
Whip Pan讲求快速、准确、流畅的拍摄技术,通常是从A点到B点的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摇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很喜欢用这个摄影技术,精巧地使用这种技术,保持节奏稳定,同时加剧场景的紧张。
就是从一个拍摄对象快速移动镜头对焦另一个拍摄对象,这样可以表现一个场景多元、多方位的调度和人物、环境走位。
6、One-Point Perspective正透视和对称构图
正透视一般是为了突出主题和消除由于视角变化而带来的视觉干扰,而建立在正透视基础上的对称构图则更具有纪念性、严肃性、冷漠性,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具有宗教性的意味。
库布里克是正点透视的狂热钟爱者。中学毕业后他成为纽约《LOOK》杂志的摄影记者,即使从他这个时期(1945~1950)的摄影作品来看,正透视和对称构图已然是他惯用的构图方式之一,由此可见库布里克一直以一种个性化的冷峻和冷漠的主观观看方式在观察和呈现客观世界。
7、Long Tracking Shots长镜头
例如影片《好家伙》(Goodfellas)中的经典长镜头。镜头跟随亨利和凯伦先后穿过了街道、夜总会后门、楼梯间、厨房以及夜总会大厅,五个彼此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场景空间,如不用斯坦尼康跟随拍摄的话,很难将它们完整地展现于一个镜头之中。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长镜头,其用意是试图通过对这个“微缩模型”的完整再现,把混迹于黑社会,自大、虚荣的小混混亨利这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然后由观众前后联系自由拼接,形成对人物、事件的认知。这种通过时空展现因果关系的手法强调的是叙事本身。
(本文转载于:新片场(ID:xinpi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