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多年研读名校学位的经历和丰富的设计实践,让刘力博士拥有了旁人无法企及的专业知识和非常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不仅如此,始终保持最饱满创造力和最阳光心态的他,还经常在微博等公共场合一针见血地指出行业弊端,言简意赅,振聋发聩。《中庸》有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论语·泰伯》也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已经掌握了至诚之道的刘力博士,会继续以天下为己任,将他的设计之道和做人之道继续发扬光大。
建筑师简介
刘力博士,洲联集团总建筑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硕士。时任亚洲人居协会理事,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会会员、理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EMBA班客座教授。曾获评“创造城市价值中国地产年度卓越贡献人物”,曾荣获2008年度CIHAF中国房地产设计行业杰出贡献奖、2009品牌中国建筑设计十大年度人物、2010十大意见领袖、2011地产百位名人及2012—2013中国房地产设计贡献大奖。
刘力博士主要作品
青岛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北京柏彦大厦、北京世宁大厦、京津新城凯悦大酒店、河南建业置地广场、深圳蓝牙水晶、北京嘉铭桐城会所、南京锋尚零能耗住宅、上海紫园1号别墅(中国大陆楼王)、北京一栋洋房别墅区、苏州宝岛花园(天一墅)、上海复地美墅、长沙地王三角洲、三亚美丽之冠七星酒店、北京新世界未来人居展馆。
洲联集团简介
洲联集团 (Werkhart World Wide 5-Star Alliance)是著名的跨国机构,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五合国际 (WERKHART)、WLTK(德国五合国际)、北京华特建筑工程设计(HUATE)、洲联绿建工程咨询(WGBC)、五合新力规划景观(WUPL)、上海五合智库投资顾问公司(WISENOVA)。
洲联集团凭借欧洲顶级高科技生态节能技术、中国甲级设计资质、丰富的大型工程施工图经验、以及优秀的研究实力和创意表现,率先在国内提出“5+1”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5+1”整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五大类专业技术,外加市场研究、产品策划增值及工程设计总承包服务,为城市开发和地产行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与顾问服务。十年来,洲联集团保持稳健发展,已连续6年名列境外榜设计机构排行前三甲,连续4年荣膺第二大跨国设计机构。同时洲联集团也是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DGNB在中国的首家官方合作机构。
本文导读
畅谈行业 句句刀锋
畅谈设计 不断求索
畅谈管理 人才至上
畅谈行业 句句刀锋
“城市设计所面临的其实是社会共性问题”
国内城市建设不是孤立的,其所面临的问题恰恰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正如我们面临的地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悬殊问题,道德滑坡问题,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相通的。中外城市建设与设计的差别,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差别的投射。
国内城市问题,首先是决策与管理过程中的行政权力过大。当领导成为规划建设的决策者,而且官阶决定话语权,专业的研究与理性的声音就微不足道。而且随着任职官员的升迁调整,规划建设的连贯性成了奢望。外行主导的结果是,各种缺乏专业论证支撑的决策成为常态,各种难以修正难以挽回的失误屡屡发生。
其次,单一的价值观主导了城市建设。例如以下几点:对于土地开发增值的追求成为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共同追求;对于GDP的迷恋导致对可销售物业的偏好倾斜。对于短期政绩的追求,启发了领导对于地标建筑与市政设施的高度重视;对于西方建筑外观的追求导致千城一面等等。
第三,短视急功近利的经济模式。大拆大建成为中国城市最大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城市文化毁灭的伤痛。为了短期利益,没人考虑环境问题,或者为子孙留下发展空间。任何文物景观资源附近,都被竞相揩油的新建筑占满。廉价的设计、廉价的用材、粗放的决策定位与规划设计,给本世纪全球最大量的建筑埋了个地雷,就是与国外无法相比的建筑寿命。
第四,低俗的文化审美。各种丑陋的地标,既是设计师的不敬业,更是决策者的耻辱,在我们这个最有钱、最大手笔又最没文化的时代,建筑文化成为了全球笑柄。本人非常支持网友对那些丑陋建筑的嘲讽与恶搞,对环境对自己都没有尊重,为何要求别人尊重你?
假如有机会向国家提案对城市规划及建设方面的发展建设,我也不会提什么建议,因为没必要也没用。并非没有学者、没有研究、没有国外前人的探索,决策者并不缺少呼吁与建议。所有问题都是制度决定,追求政绩、GDP考核的模式,使决策者难以考虑长远可持续发展。屁股决定脑袋,几年的任期没法考虑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另一方面,没有制约的权力,不但不会听取专业层面不同的声音,反而令专业人士沦落到为决策论证背书。哪一个规划发展没有经过专业机构的研究与论证?大到三峡,小到四合院的保护,从黄万里到梁思成,还有今天的华新民与曾一智,不同的声音始终存在,但是不符合发展目的的建议与质疑,仅仅是学术观点,不会影响决策。
“设计师受气的状况大概只存在于中国”
设计由于是服务方,在服务过程中处于被动一方,国际上也是如此,但是设计师受气的状况大概只存在于中国。国内设计行业除了收费低廉外,普遍承受了专业服务之外的伤痛,比如欠费赖账、返工修改无法收费、极度不合理的进度与加班要求、无视专业合理性的荒谬要求、甚至无视从业人员基本成本和尊严等等。
究其根源大概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国内法律环境不够完善,甲方的违约行为成本很低。没有乙方愿意花巨大的代价,走没有把握的法律程序,冒着被市场孤立的风险,去维护自身权益或追讨债务。第二,设计行业自身管理缺失,存在大量承包挂靠非正规设计团队,主要靠低成本非正规手段生存。由于低价竞争和恶性竞争的普遍存在,助长了甲方对设计方的轻视与蛮横。第三,粗放发展阶段轻视专业与短视的理念。在一个火爆的市场,项目的成功助长了投资开发方的自大,容易自认为只要有钱有项目抓住机会,设计是可有可无的。
在这样一个轻视设计的受气市场中,还是有些设计师与机构能够例外,那就是达到大师地位的名人,或者有非常独特的专业专长的技术机构。前者由于名望能够带来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其话语权已经超越了同行甚至超越了甲方。后者的技术高度有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的技术资源可以支撑起话语权与博弈分量。
“现阶段,羡慕和照搬别人是正常的”
国内的建筑照搬复制现象很普遍,也有个别涉嫌抄袭的设计作品,这种现象有深刻的社会与文化根源。首先,整个现代中国社会有对欧式建筑的文化情结。欧洲风貌即代表了理想的人居环境,有深厚积淀的人文价值。其次,欧洲建筑由于采用砖石较多,建筑寿命可达数百年,所以欧式建筑也成为建筑品质和保值的代名词。见惯国内的低廉建筑,国人普遍更加期待更有文化色彩以及更有价值感的建筑。
在全球化的今天,欧美文明注定成为主流社会的重要表达方式,任何城市都不可避免融入大量的欧美建筑语言。国家概念存在于主权政治领域,而作为文化与艺术甚至消费品失去国界与认同也很难避免。
尽管有人呼吁多一些民族的东西,从目前市场看来,国人对中国传统建筑认同实在有限。因为过去二百年来中国落后挨打,今天所有的现代化的用品以及生活方式几乎全部来自西方,中国民族的建筑形式很多情况下是和屈辱联系在一起。不排除一些文人雅士,或者文化风情的经营场所乐于选取中式或东方风情,但多数人在选择购房投资时对于中式没有多少兴趣。
反对建筑崇洋的朋友也不必过虑,文化现象都有自己的规律周期。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西方的渴望总会达到一个顶点。强势的经济带来强势的文化,中国建筑文化的话语权也无法脱离经济的地位。当我们身处一个无法自豪的环境,包括污染的自然环境、低劣恶俗的城市景观环境、压抑虚伪的文化环境,羡慕与照搬别人是正常的。
对西方建筑的复制或模仿,不全是规划设计与开发决策问题,是由整个社会民众、开发商、政府管理者共同决定的,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问题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可能更多还是源于对本国传统文化消失的忧虑和民族自尊心问题。
不必简单呼吁保护民族形式,强调自主创新。城市风貌失去自我所反映的,是深层次的城市发展合理性与价值的缺失。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文化理念,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够真正升级,同世界通用价值接轨,推动中国的城市环境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并为子孙后代负责,才是维护民族自尊、保护民族传统的最有效手段。对于中国文化丧失的焦虑,无法通过号召坚持民族形式来解决。
“纯绿才是未来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当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中国的建筑实践几乎把“绿色”当作了时髦标签。大量的建筑号称“绿色”,其实不过应用了一些局部的、片段的节能环保技术手段,虽然有一定尝试与宣传的意义,但是离真正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形成有效的建筑规模化生态与节能结果,还差得相当远。
采用单项的生态技术,也许能够实现建筑整体节能指标或生态舒适度的改变,但也很可能在增加成本和技术难度之后,并未实现整体生态水平的改善。我把这种建筑叫做沾了绿色,或叫“泛绿”。
而整合配套采用绿色技术的建筑,更追求建筑实施完成后的整体节能效果。目标型的绿色建筑应该像汽车或电器一样,无论内部应用了多少项单项技术,最终能够给出整个建筑的能耗与舒适度指标,如同汽车的百公里油耗和电器的瓦数,我把这种建筑叫做“纯绿”。
“泛绿”是目前多数项目的尝试,但“纯绿”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推广“纯绿”建筑还有相当的难度,主要障碍来自市场的需求缺乏。虽然“绿色”很时髦,但是真正的绿色建筑需求群体非常小,每年建筑销售量虽然很大,但都停留在传统需求层面,对于不熟悉的产品,特别是成本的增加,实施效果和未来维护的顾虑还是很大。
但是随着示范项目的增多,市场观念的改变也可能很戏剧化。我们推广了10年的绿色建筑设计,忽然这两年发现不必那样费力说服甲方了,很多项目乐于尝试。这既是培育市场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缺乏卖点,导致绿色成为新的关注亮点。
畅谈设计 不断求索
“所谓设计 无非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
在我心目中没有什么最理想之作,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个人眼界的开阔,理想之作的形态不可能不发生改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技术与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是我一直有个梦想之作,就是设计一个城堡庄园,并不是纯真欧式古典,亦非迪斯尼乐园那样卡通,而是融合自己多年搜集与感悟,真正体现现代人舒适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嫁接,也许更接近宫崎骏的想象吧。
如果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实施出来的项目几乎没有能令我完全满意的。一方面是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受到众多权力意志的牵扯,从业时间越长越相信,实施程度取决于运气。另一方面,自身的眼界与信仰也在不断的变化,以前满意的作品现在则可能不愿多看一眼。
勉强满意的作品很多,如广州达镖大厦,青岛机场等。并非因为这些建筑多么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而是因为它们都比较巧妙地解决了每个项目独特的挑战。所谓设计就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了项目所面临的所有场地、功能、工程、市场、审美层面的复杂难题。所谓好设计也不过是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我是追求完美型的 对自己的作品更挑剔”
关于建筑师的职业理念,我一直坚持替投资方与使用者考虑,只求为项目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不求为自己树碑立传。其实自己也很清楚,这样的信念恰恰是阻碍自己成为设计圈子关注焦点的障碍。成为明星与大师是需要技巧的,只是自己对某些套路过早地失去了兴趣。
若说设计手法上有任何坚持的元素,可能因我本人从小习画,纯美术的形式审美会贯穿在建筑的形态设计中。另外由于生在哈尔滨,从小受白俄时期建设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熏陶,对建筑构件与材料的装饰性变化很有兴趣。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个性特质是追求完美型的,特别是对于形式,无论哪一个方向的尝试,都不能容忍不够纯粹,不够到位的表达。不但对别人的作品挑剔,对自己的作品更挑剔。无论看设计,看画,看影视作品,甚至各种程序界面,最不能容忍不伦不类、粗糙浅薄的成果。所以看电视就不停地换台,看图册除非自己很欣赏的作品,否则会很快翻完扔掉。
我自己并没有特定的风格倾向性,但是坚持认为无论哪一类作品,都应该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把主旋律充分发挥,细节的技巧演绎到位。歌剧就应该像歌剧,京剧就应该像京剧,不应该把宏大叙事变成小资,更不能忍受把正剧变成二人转。也许对形态敏感的天性,适合琢磨造型的设计行业,但对自己的心情心态更是一种折磨,幸福感比较低。
畅谈管理 人才至上
“最好的管理就是服务”
在培养团队方面,我的确有很多感悟,因为受到太多的挫折,见过太多事情,自然有很多思考与启发。其实最关键一句话就是为员工考虑。有人说过,最好的管理就是服务。办企业,对员工,无非是给员工提供各方面最好的服务。因为企业的成功,其实恰恰是员工成功的自然结果。
设计师在一个大企业中,无非是寻求四个方面的满足,一是收入,二是设计创作的成就感,三是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四是互相关心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
在收入方面,最核心的利益安排,是为核心员工实现了分红合伙人制度,使得骨干能够分享到企业的效益成果。我们的企业不是最成功的,但是我们的文化是最独特的,我们对员工是最真诚的。
在设计创作的机会方面,设计师无论工龄长短,都有平等的创作机会。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或高创意型项目,企业会组织所有人参与方案创意内部投标、评比与初选。这样胜出的方案只与构思的价值有关,与作者的资历地位无关。因为我们企业并不是某个大师牛人或者老板的个人工作室。
对于年轻设计师最为关注的学习机会,五合的各种福利最为完善。每个设计部门都有自己的考察、评图、交流计划。企业也有固定的年中项目交流、年底项目交流、分公司之间项目交流等制度。集团也有将近十年的“五合大讲堂”学术平台,作为与业内同行互动分享的窗口。
对于成长欲望强烈,设计潜力可观的员工,企业内部建立了“五合荣誉硕士”培养制度,成为业内首创,并已成功培养了几批设计精英。累计近几届在读的员工有30多人。这些人所具备的价值不仅完全胜任企业的骨干,当然也是行业的栋梁,更是设计界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
对于贡献突出、需求独特的杰出员工,企业会出资为他们安排高等院校攻读高学位的深造机会,迄今已有十余名同事顺利获得一流学府的高等学位。此外,我们还与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互换与实习合作关系,并与国外著名事务所有固定的互派交流合作协议。连续多年为企业骨干提供了他们个人无法实现的出国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五合国际的企业文化完全是另辟蹊径,既不同于大型国企,也不同于外企私企,更不近似任何个体作坊工作室。随便列举一下洲联集团五合国际的企业传统,可以看到为员工提供的服务种类之多:除了常规的春游,拓展,出国考察,我们更有独具特色的大型活动:圣诞晚会,8分钟相亲,心理咨询辅导,荣誉硕士培养,五合大讲堂等等。至于我们独创的文化传统效果如何,员工如何看待,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五合荣誉硕士的毕业典礼“,听一听员工自己是如何评价企业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活动的。
我们相信,只要企业尽可能地为员工的利益和前途考虑,即便不能保证员工的低流动性,也尽到了企业的本分,不必追求每一分投入的眼前、具体和对应的回报。没有哪个企业不追求效益,也没有哪个员工不追求利益,而我们力图建立的就是为员工考虑和投入在先的双赢机制。
“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八大能力”
设计师的技术能力有很多种,不同的设计师也有不同的能力优势,我曾经把建筑师的必要能力归纳为八条。说明一下,第一这些能力不单单是对建筑师才有用,对搞设计的、搞智力服务的、搞顾问咨询的,这些道理都是通用的。第二,这八个能力不是设计能力,而是设计师职业生涯中所必须具备的八大能力。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在学校里该学的已经学到了,我们缺乏的恰恰是学校里没教的能力。这八个能力能帮你把在学校学到部分放大,把你的设计能力表现为有形、能够让社会和甲方接受的成果。这也是我回国12年后最深的体会,是我收获最大的方面,也是在学校绝对学不到的能力。
具体这八个方面的能力列举如下:
1、语言表达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3、成果界面的组织能力
4、项目管理能力
5、商务管理能力
6、市场研究能力
7、分析判断能力
8、学习能力
我的排序是从低级到高级,是按从直接能应用的,上到一些潜在的、抽象的次序来排列的。这里解释一下这八个能力。第一、这些并不是设计专业课程,更不是建筑专业能力,但却是设计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些能力你设计未必做的好。第二、就算设计还不错,但是没有这些能力去放大,去变成对方认可的价值,你这点创意就没用,所以这些是你设计能力的拓展。而这些能力是整个设计、顾问、咨询这些智力服务行业的通用能力。
但是说到底,设计人才最为核心的能力还是敬业的态度。我们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是否敬业、能否与团队合作是我最看重的。敬业不仅是设计师应有的素质,更是做人做事的底线。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便业务不是最强,但是其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不可估量。
团队合作是这个时代的工作模式,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合作能力远远高于个人创作的能力。可以说经过十年的发展,洲联集团已经成长为由一批最愿意合作也最善于合作的人所组成的合作力量,我们共同期待取得和分享更高的合作成果。
“不务正业才是成就设计生涯的关键因素”
广泛的知识是建筑师必须的,我本人大概就是不务正业的典范。但是我认为从其它行业、其它渠道、其它非职业领域所获得的知识,是成就自己设计与专业生涯的重要因素。自己的非建筑师、非专业个人丢人野史包括:办乐队,办画展,站柜台,当导游,当中文学校校长,餐馆洗盘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也没什么可推荐的“指导性书籍”,无论任何书、画册,甚至电游都可能成为你的知识架构与价值信息的来源。如果你只看专业书,我说你不务正业得不够。信息时代,学科交融,跨界盛行,作品更加前卫另类超越传统,杂学不一定是正路,但是一定对你的正路有所帮助。
本人目前很多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微博上,既和本人不务正业、玩世不恭的顽劣基因有关,也是因为这一平台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社会与个人的信息枢纽。信息时代的市场、技术、思潮、管理、文化等一切价值都在经历传播与交换方式的重构。在一个时代变迁的门口,至少也要探出头去,关注一下世道的走向。设计行业无法孤身世外,设计师只有被时代认可,才有价值。所谓的杂学,也许才是正道。
@刘力博士 微博http://weibo.com/2011liuli
【文中配图分别来自洲联集团和刘力博士作品,其中K11环保体验馆、北京嘉铭桐城会所、广州达镖国际中心为洲联集团作品;青岛机场为刘力博士个人作品】
更多洲联集团作品展示之南京河西苏宁销售中心
更多洲联集团作品展示之广州达镖国际中心
热门课程
专业讲师指导 快速摆脱技能困惑相关文章
多种教程 总有一个适合自己专业问题咨询
你担心的问题,火星帮你解答《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现象级中国游戏,其成功离不开多种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游戏背后的关键技术,包括虚幻引擎......
在游戏开发领域,Unity和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都是备受推崇的游戏引擎,但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春节之后大量抢人!这6个行业是转行首选,进去1年顶3年!火星毕业就能进
春节后求职,哪些行业进去能立马涨薪?打破信息差很关键!
还没毕业,就去帮电视台拍活动,作品被主任说“非常好”!猜猜是哪个专业呀?
回想过去,电子游戏里的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草。开发者们只是简单地把草的纹理直接贴在游戏关卡的地板上
在火星的就业指导老师那里,经常收到同学们这样、那样的提问。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就业老师会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同学们给出合适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