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摄影中,光线使用的好坏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最终作品的质量和效果。更加注重光线,这或许是提高摄影技术最重要的一步。当我们外出进行拍摄时,一个良好的自然采光,甚至可以比主体拍摄对象自身的选择更为重要。不同类型的自然光也可以使拍摄对象呈现各种各样的外观——即使这些都具有相同光源。本文帮助大家了解如何为拍摄对象选取正确的光线,并利用特定的时间和特殊的天气进行拍摄。当然,了解光对小伙伴们进行其他方面的创作也是大有益处的~
单调自然光
立体自然光
影响自然光如何呈现一个对象有三大因素:一天中特定的时间段,摄像头方向和天气情况。我们首先探讨在晴朗天气环境中特定时间段的拍摄,然后再谈特定天气情况下的拍摄。照明方向将在后述讲解中呈现。
概述
即使我们摄影时,所有自然光源都来自于太阳,但实际上还是能分为很多种情况的:
常规自然光
直射太阳光(较温暖,高对比度)
漫射自然光(较冷,低对比度)
反射光线(具有反射对象的特性)
取决于一天中特定时间段和各成分变化的相对量,从而产生不同的白平衡或对比度的整体照明。我们将从正午时分开始(即当太阳在其最高点时),然后观察随着时间流逝,直到傍晚(或者到第二天日出时分),会产生什么效果。
一天中特定时间段:从正午时分,太阳下降,接近地平线。最明显的是对比度的变化,因为太阳光必须穿过更多的大气层,并且更容易从地面反弹到对象上。此外,大气层选择性过滤太阳光中更多的蓝光,使得光线从而呈现整体温暖的状态。
天气情况:随着一天中的时间流逝,云层的类型和覆盖程度是照明变化的另一最有影响力的元素。这是因为它改变直射光线和漫射光线之间的平衡度,反过来又影响到光源的表面对比度和色差温度。
晴朗的正午阳光
正午光线主要包括直射太阳光,向下照射太阳光。这种光很少通过大气层散射和扩散,或者从地面反射并间接照亮对象。这会产生一天中最难拍和最中性色彩的照明时段,通常也是最不理想的自然光线。
由于这些缺点,往往摄影师会选择停止拍摄,不过这有可能使我们漏掉其独特的拍摄效果。例如,此时水可能会显得更透明,由于光穿透更深,表面直接反射的可能性较小。又或者,其它类型的照片是有关捕获某一特定事件,而不是拍摄最佳照明下的图像。
要知道,色彩饱和度异常偏低,而且保有大量阴影的一般不是理想图像。许多摄影师这时选择使用偏振滤镜来处理对比和过强光线,这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这些偏振镜也有可能让天空显得异常暗蓝色。不过如果阴影显得过于粗糙并且颜色不够饱和,可以尽量转换为黑色和白色。这些都是可以从正午阳光的高对比度中获得的乐趣和效果,其他时段享受不到。
夜晚和上午
夜晚和上午光线变得略有回暖,并已经有明显的阴影。由于现在直射光线源自上侧,被拍摄对象往往会显得更立体。这样的光线通常比日落和日出更可预见,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较小依赖周围山的效果,或者云的位置。
午夜和早晨也可能拥有最中和的光线:在正午时分,它不是中性色,在黄昏时分,也没有温暖或强烈的光线。与正午相比,光线角度更好,质感不粗糙,也并不像傍晚或者阴天中光线如此柔软并且出现漫反射现象。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一个不错的全能拍摄时段。不过这个时段拍出来的片子也通常很难拍出特色,因为不能使用任何夸张独特的照明特征来强调其对象的特别之处。
黄金时段和日出/日落
日落前一小时和日出后一小时(以下简称“黄金时段”)通常被视为具有最理想光的摄影。其特点是水平光照射,投射长长的影子,并给予被拍摄对象暖光。
日落和日出时段有着高度多样化的照明,主要是因为这些都是受到天气微妙变化的影响。这个时段的阳光并不是直接穿透云层,而是被云层打散分开,再漫反下来。这使得整个天空呈现出温暖,柔和的色彩。
日落和日出在我们看来往往壮观且充满生机,但是这并不总能拍出好照片。请确保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没有抵消掉这个原本温暖壮丽的场景。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光线相当有特色,相机有可能出现曝光问题。尽量拍摄多张照片,或使用部分或点测光,以防万一。
虽然日落和日出在理论上是相同的,但是天气状况还是会使他们产生差异。很多摄影师会更偏好其中一种。有人发现,相对日出而言,他们更愿意在日落时拍摄。这是由于光线质量在日落之前更为稳定。而日出的时候,光往往是最好的,然后逐渐变淡。此外,无论什么时候拍摄,摄影师最好都保持一种较为清醒的工作状态,因此在夏季拍摄日出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毕竟有些地方日出实在是太早了!在另一方面,日出摄影通常没有那些潜在的分散注意力的人群存在,更多的是低雾铺设和露水的树叶。日出往往也有一个平静,静止的特性,尤其是涉及到水的场景时。这些在日落之际都是不存在的。
傍晚,黎明和黄昏
傍晚,黎明和黄昏通常是指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半小时。这些时候的天空依然明亮,但是没有任何较长并且直射的光线。光在这时候渲染开了整片天空,让天空一边呈现温暖偏红的颜色,另一边则变得清凉的蓝色或紫色。这可能会产生奇妙的柔软效果,使拍摄对象呈现出一个柔和平静的状态。
或许在这种天气环境下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对比度和环境光线。因此手持拍摄几乎不可能实现,并且我们要时刻保持关注ISOd饿变化。当在这种傍晚场景使用自动曝光时,相机经常会出现过度曝光。不过这也可能会给图像带来细腻的色彩感觉,毕竟傍晚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任何纯白的物体,通常意义上的白色过曝很难出现。
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这种被称为“朝霞”的这种现象,会将太阳光染成紫色或者粉色。越过黄昏,朝霞有益于很好延伸出天空的温暖色彩。
阴影&多云
阴影和阴暗的光线具有清凉、柔和的外观,因为这样的光源扩散到整个天空,并且不包括任何直射太阳光。因此呈现出来的纹理非常微妙,而且在光滑表面的反射都比较分散并且减弱。这种光的颜色也更多地受到附近物体反射光的影响,因此被枝叶打上阴影的对象甚至可以产生一个绿色的色调。
许多摄影师回避这种类型的光线,但这么做并不明智。例如,根据云层覆盖的程度,明亮的阴光其实是可适用于户外人像和野生动物拍摄(只要校正好白平衡)。因为这种光线不会对拍摄对象的脸部造成粗糙的阴影质感。同样明亮的阴天光线也可以提高近距离拍摄,比如鲜花等,此时颜色的外观和饱和度会有所提高。要知道当对象本身具有高的对比度,例如对象同时带有深色和浅色时,低对比度光线实际上效果也很不错。
一种常见的伎俩是让照片保持其灰色的天空——除非云层变化无常并且极具质感。由于阴影起到的作用很小,因此想实现足够的深度感可能会有些困难,比如黄昏时段,但这一次也没有带有吸引力的柔和照明来补偿。从摄像机直接出来的图像经常显的比预期更蓝,因此在拍摄RAW和事后调整白平衡也是可以的。如果一个人希望在打印时使用完整的对比度范围,自由使用水平工具和曲线工具也是有益的。
其他具体的天气状况
天气是一种有效的“光线过滤器”,位于太阳与被摄物之间。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个晴朗日子里的阳光,光线可能是相对温暖的。而另一个极端下,光线有可能会更偏冷并且遮盖被摄物,当透过乌云密布的厚云层时。厚度和云层覆盖程度决定该特殊天气产生的具体影响。
当天气是多云时,如果我们愿意等到恰到好处的时刻,那么整个天空就是一块任我们图画的大画板。这是一个极好的却经常被忽视的拍摄机会,特别是在一天的正午时分。
此外,暴风雨天气能够产生极高的对比度光,因为雨水可清除空气中的烟雾和粉尘。一场暴风雨过后的日落,其光线往往是最为剧烈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时的天空比陆地要暗。这为拍摄对象提供一个很好的高对比度背景。同样在这时,彩虹也最有可能出现。
暴风云层天空下的傍晚
多云天气中的局部光
其他天气情况还包括雾霾、雾及烟霞等等。这些天气大大降低了光的对比度,会让我们的拍摄处在一个类似于阴天的环境中这样做可逐渐靠近更遥远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