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课程已经教大家在RealFlow中解算初始粒子形态,错过的学生点击这里:
https://jiaocheng.hxsd.com/course/content/9535
而今天的课程重点则是教大家使用Dspline(线性流场)产生自流效果
oStep01 在工具架上单击Show daemon Menu(显示辅助器菜单)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Dspline场,该场的标准形态如图7-6所示。
观察发现默认创建Dspline(线性流场)时,是由3个大小相等的圆环、一根中轴线,以及均匀分布在轴线上的5个点组成的,其中“圆环”用于确定影响范围;“中轴”用于控制自流路径;轴线上的5个点中,首尾两个点引导粒子进入和离开Dspline(线性流场),中间3个点分别位于3个圆环的中心,既是圆心也是圆环的控制点。图标为一根螺旋线,场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圆环内。
oStep02选中Dspline场,在Node Params(节点参数)面板中,展开其专有属性Dspline卷展栏,如图7-7所示。
01Affect(影响):场的两中影响方式,一种是力,一种是速度。
02 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该值用于控制粒子沿轴心旋转力的大小。值为正数时,粒子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值为负数时,沿逆时针旋转。
03Axial strength(轴向力强度):值为正数时,沿轴的正方向运动;值为负数时,沿反方向运行。
04Radial strength(向心力强度):值为正数时,粒子向轴心方向聚拢;值为负数时,粒子沿轴向四周辐射。
05EDIT(编辑):编辑元素,单击该命令进入元素的编辑状态,其下方的各个子命令也同时被激活。此时,即可对轴线上的5个点分别进行控制,实则是控制了中轴线的长度和形状,因为中轴线将作为粒子的运动路径。
06Insert CP(插入CP点):Dspline场默认创建时包含“3个圆环、5个点”,使用Insert CP(插入CP点)可以在轴线上添加一个圆环和一个点,新添加的圆环和点会自动放置在当前选择点的下游位置。
07Delete CP(删除CP点):可将当前选中的点和圆环删除。
以下的属性均带有@标志,表示以下属性仅影响当前选中的控制点及范围圆环的参数。
08@CP index(控制点的编号):编号由RealFlow自动生成,原则是从起点到终点依次编号,如果中间加点或删除点,编号也会自动重新排列,所以这个编号并不像粒子ID那样一成不变,而是实时更改的。
09@CP axial(控制点的轴向):用来控制粒子经过该控制点的轴向力。
10@CP radial(控制点的辐射力):用来控制粒子经过该控制点的向心或辐射力。
11@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用来控制粒子经过该控制点的旋涡力。
12@CP radius(控制点的半径):用来控制范围圆环的半径。
13@CP link(控制点的链接):链接到父对象,可以将控制点链接至一个物体上,建立父子关系,控制点便会跟随物体运动。
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Axial strength(轴向力强度)、Radial strength(向心力强度)和其下方的@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CP axial(控制点的辐射力)、@CP radial(控制点的半径)属性都是重复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关联呢?下面以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和@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为例讲解。
区别: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调整的是Dspline(线性流场)中所有控制点的旋涡力,而@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调整的是当前控制点的旋涡力。
关联: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控制整体,它相当于一个总闸;而@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仅控制单个点,它相当于一个分闸;所以,如果关闭总闸,即值调为0,那么分闸的值无论有多大都没有意义,并且总闸和分闸是以乘积关系的方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控制点的。
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一个经验:通常应先将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的值调整为1,再调整各个控制点的@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就不会因为力的叠加而导致混乱,待所有控制点的@CP vortex(控制点的旋涡力)调整完毕,最后可将Vortex strength(旋涡场强度)的值做整体的加强或减弱。
在了解了Dspline(线性流场)的属性后,下面进行设置。
oStep03将线性流场放置在解算好的粒子上,如图7-8所示。
oStep04在线性流场的节点参数面板中,单击EDIT(编辑)按钮,此时就可以编辑线性流场上面的顶点,并配合Insert CP(插入CP点)和DeleteCP(删除CP点)来添加和删除顶点,调节出图7-9所示的曲线形状。
oStep05依次选择每一个顶点,将其节点参数面板中的@CPradius(控制点的半径)值调小,起始的两个圈半径调节为0.3,尾端的调节为0.4,如图7-10所示。
oStep06依次设置顶点的@CPaxial(控制点的轴向力)值,从10开始每3个递减。
oStep07依次设置顶点的aCPradial(控制点的辐射力)值,使粒子在向上流动时有一个聚合力,避免散开。
oStep08在设置参数时,需要边解算观察效果边调整参数,主要调节@CP radius(控制点的半径)、@CPaxial(控制点的轴向力)、@CPradial(控制点的辐射力)3个参数,需要根据自己的场景大小和粒子多少来进行设置。
oStep09调整好的效果如图7-11所示。
ostep10调节完成后,选择其中一帧,为其创建Mesh,并设置其ParticleMesh_ST01和ParticleMesh ST01下方的Fill_Object01的参数,如图7-12所示。
ostep11调节完成后,返回第0帧,为解算完成的粒子创建序列Mesh。
oStep12最后将创建的序列Mesh导入Maya中,进行渲染设置。
热门课程
专业讲师指导 快速摆脱技能困惑相关文章
多种教程 总有一个适合自己专业问题咨询
你担心的问题,火星帮你解答Blender确实不是那么容易上手的软件,尤其是如果你之前用的是像Maya或Max这样的传统软件。但当你终于掌握了它,那种成就......
《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纪录片《不破不立》上线,揭秘制作艰辛与匠心。哪吒冲破穿心咒场景灵感源自防盗玻璃,导演饺子分享角色塑造心得......
你还在苦苦寻觅今年的挣钱新风口吗?这里为大家盘点了一些今年乃至明年会有增长点的新风口。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做一下拼接,......
从学舞蹈到做开发再到做动画,这位《哪吒2》动画师都经历了什么
吴同学从舞蹈转软件开发,再转行学动画,在火星时代教育学习后入职制作公司,参与《哪吒2》动画制作获成就感,强调打好基础对工作和职......
大学生跨专业求职,应找兴趣方向,分析职业能力并提升,利用人脉资源公开求职意愿,尝试私信招聘方,保持开放心态降低要求,耐心投简历......
伴随着《哪吒2》火爆全网,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票房的一路飙升,更是让动画公司和动画创作者群体,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