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距离的拉大,物体逐渐由大变小,其外形清晰度也逐次消失,这和色彩透视的原理是一致的,但也有必要探究其中的规律。
每个物体都具备3个属性:形状、体积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看远处的风景,体积较颜色和形状更容易分辨,相比形状来说,颜色更容易分辨。当然,此类物体同样不能是发光体。如图2-96所示,这是我几年前拍摄的一张照片,距离我最近的楼房的体积、颜色、形状都清晰可辨,中景楼房的体积告诉我它们都是楼房而不是高山,相比而言颜色和形状就有点模糊了,远景我们依稀可见是楼房的体积,但是形状变得已经很模糊了,颜色相对近景也有些发灰了,但是较形状的“消失”来说还是可以辨别的。因此得出结论,物体具备的3个属性根据距离的拉开由清晰到模糊递进的关系是:体积>颜色>形状。
如果远处的物体在我们的视线内,且能清楚地看到,即表明该物体不是非常遥远。如果我们要将远处的物体“入画”,应当注意用清晰度来表现正确的距离,如果我们看到的物体模糊不清,画它的时候应当明确显示这一点,即最先消失的是物体的主要细节,因为体积已经随着距离的拉开失去了真实面貌。再远一些,次要部分会消失,直到最后连整体形状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
比如现在要画一片茂密的森林,难道要刻画每一片树叶?估计画一辈子也未必能完成。如果真要刻画每一片树叶,哪怕是再厉害的写实大师,画出来的东西也会显得不真实,因为已脱离了现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距离自己近的大树刻画得相对细致一些,远景可以简单地概括,甚至一块颜色就可以表现郁郁葱葱的森林。
为了简要展示隐没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我快速涂出了一幅风景画。画面中由近到远的山峰是主体,其中山峰A距离我们最近,体积清晰,山峰B随着距离的拉远,细节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山峰C更远,但体积还在,因为我们知道它还是一座山,色彩也还在,但是形体已经变得不那么严谨了,如图2-97所示。把握好这一点就能轻松营造出更逼真的画面。
上一篇 绘画时色相与明度的关系是什么?
下一篇 美术小白必学!色彩的透视变化规律
热门课程
专业讲师指导 快速摆脱技能困惑相关文章
多种教程 总有一个适合自己专业问题咨询
你担心的问题,火星帮你解答杭州室内设计师培训班有哪些已成为许多设计爱好者进入创意领域的理想起点。在杭州这座设计之都,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培训需求......
在视觉内容主导传播的当下,掌握专业的视频剪辑技能,已成为众多求职者和职场人士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石家......
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影视后期制作是创意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湛江,这座滨海城市,文化底蕴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影视行业正快速崛......
济南UI设计培训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职业起点。在这个数字时代,界面设计需求激增,济南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为学习者提供了丰......
柳州UI设计培训避坑指南:开启你的创意职业之旅
荆州平面设计培训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品牌营销和视觉传达需求的激增,专业设计师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人才。然而,选......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