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不了解故事板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请来几位专家,为大家详细讲述什么是故事板,如何制作故事板及故事板在电影当中的重要地位。
回答一(yolfilm):
名辞要先厘清一下。
一、分镜表,就是分镜,也许画,也许不画(台湾导演的训练,主要是「文字分镜表」,我们有各种代号,还有机位图,来替代画的「分镜表」 ,用画的太麻烦,在低成本的影视作业环境,说实话,也不现实。)
二、另一种,叫故事板(storyboard)。这就一定是用画的了。
举个例子,好莱坞从黑白分镜表(故事板),二十多年前进步到彩色板,到现在,已经有许多a级制作,早已夸张到,是用电脑动画制作了。理论上说起来,不画分镜表的导演,确实是有,而且满街都是。
但一个有尊严,有工作道德,有作品高度的自我追求压力的导演,不可能光手上场。近些年来,我自己的惨痛经验,至少开除过四个外聘导演,全是不作分镜的。到现场,再临时想方设法,解决拍摄机位和角度,只要碰到这种没品导演,二话不说,立马开除。
回答二(马丁):
我是电影圈外人,没有接触过这个环节,不敢乱说,我猜应该有人会去画,否则怎么跟摄影灯光演员录音等等各个部门协调呢?至少在广告界,分镜头故事板是一个惯例(虽然可能不是让专业画师绘制),广告制作肯定要有这样一个环节,起码要让客户提前知道这个广告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吧。在电影中实行起来也许有点难度,如同这位摄影师所说,前期分镜头故事板全都绘制好,中途老板、领导和大腕儿说要改剧本的话就麻烦了。不过我也曾在网上见过张艺谋和徐克的故事板非常精细,可能跟俩人美术出身有关,对这方面比较注重,也有可能中国电影制作大部分都画分镜头故事板,只是我这个圈外人不知道而已。
张艺谋的分镜故事板
徐克的分镜故事板没找到,就找到一张图,管中窥豹吧。
最后,分享一下中国著名导演姜文先生在经典名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期间绘制的分镜头故事板,请大家品鉴:
回答三(姜弘宇):
国内电影导演一般不太注重分镜头。早期的分镜头要求不仅有镜号、摄法、对白等文字性内容,还要把整个场景大致画出来,一般是导演和编剧及摄影师三者联合做这个。
但是现在一大部分的导演已经不注重分镜头了,因为好莱坞也不怎么用了。还有就是分镜头即使画好了,也不一定就按那个来拍,国内突发事件比较多,有时候甚至会在开拍前一天突然换主要演员,人一换剧本也得改分镜头又要重来,会浪费不少的时间。在国内来说,不可能严格的按照分镜头来走,即使把分镜头弄的非常完美,也有很大可能是做了无用功,久而久之,就没多少人用了。
忘了说,还有个原因是很多导演基础不扎实,根本就不会画。
总结:回答不代表真实客观原因,但总是能反映出在回答者自身角度的原因。所以国内影视分镜头的不普及应该是这些一部分原因的汇总。
第三位回答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中国人情社会的‘变数’‘变通’导致的不能按部就班的中国特色,比较有意思。